解决传统码布机三大核心问题
传统问题:人工漏检率高,漏检后布料边缘松散褶皱,影响成品品质
智能解决:AI自动识别缝边特征,检测准确率≥99.5%,确保每个缝边都被准确识别
传统问题:需专人值守,单班至少1-2人,旺季需增员且易因疲劳引发操作失误
智能解决:一人管理多台设备,显著降低人工成本,效率提升30%-50%
传统问题:工人注意力分散时,可能误触设备或延迟停机,存在机械结构损伤风险
智能解决:毫秒级自动响应,精准停机控制,消除人为操作风险
码布机依赖人工查看面料缝头的操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
人工查看缝头需要时刻关注,每段布料的缝头识别、判断及对应的停机、调整等操作都依赖人工反应速度, 难以跟上码布机的自动化运行节奏,显著拖慢整体码布效率。
面料缝头的形态、颜色可能与布料本身差异较小,长时间观察易导致人工疲劳, 进而出现漏检、错检等问题,影响后续加工的准确性。
需专人全程值守,长期下来人工成本累积较高。人工操作的稳定性受人员状态影响较大, 经验不足的员工判断标准不统一,熟练员工流失影响生产稳定性。
人工在码布机运行过程中近距离操作,可能因设备高速运转部件带来夹伤、碰伤等安全风险, 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安全管理要求。
随着纺织面料的多样化(如弹性面料、超薄面料、花纹复杂的面料),缝头的隐蔽性更强, 人工识别难度进一步提升,错误率大幅上升。
传统人工方式无法灵活应对不同面料的特性,成为制约码布机自动化水平、 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的主要瓶颈,亟需智能化技术升级。
机器视觉自动检测,实现码布机智能化升级
智能识别、高精控制、人机交互、数据管理
专业级技术指标,满足各种应用需求
电源要求 | AC 220V±10%, 50Hz |
功耗 | ≤60W |
识别准确率 | ≥99.5% |
响应时间 | ≤10ms |
最高检测速度 | 100m/min |
工作环境温度 | 0℃~45℃ |
工作环境湿度 | 10%~90%RH(无凝露) |
设备尺寸 | 320mm×180mm×150mm |
设备重量 | 3.8kg |
显示屏 | 7英寸彩色触控屏 |
适用于所有使用码布机的纺织企业智能化升级
梭织厂、针织厂、无纺布厂等,将织布机生产的连续布料折叠成规整布匹
印染厂、漂染厂等,布料经染色印花后需整理成标准尺寸便于质检分切
服装厂、家纺企业,将大卷面料按裁剪需求折叠成多层整齐布堆
布料批发、进出口贸易企业,需将布料统一折叠成标准化布匹形式
生产滤布、土工布、医疗用布等,对整理后的平整度洁净度有特定要求
现有码布机加装改造 & 新码布机集成方案
技术团队实地勘测现有码布机型号、工作环境、布料类型等,制定个性化改造方案
在码布机关键位置加装机器视觉模块、控制系统,不影响原有设备结构和功能
根据实际面料特性调试检测参数,确保识别准确率达到99.5%以上
现场培训操作人员,提供完整的操作手册和技术支持服务
智能缝边检测系统与码布机深度集成,整体性能更优,稳定性更强
检测、控制、数据记录等功能统一管理,操作更简便,维护更方便
整机质保,全方位技术支持,免除后顾之忧
批量采购成本更低,投资回报周期更短